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健康 >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1970-01-01 08:00

这些广受大家喜爱的网红月饼热量之高值得大家关注哦。据其能量标称值计算,李子柒奶黄树莓流心月饼每100克能量达1508kJ,诺梵牛奶巧克力芒果咖啡味月饼每100克能量更是高达2245kJ。一般来说,慢跑1小时消耗能量约为600大卡,爬楼梯1000级大概消耗能量180大卡,你们自己想想吃两口月饼得跑多久!

 

为了健康管理和体重管理,大吃大喝之后,一定不要忘了进行适量的运动和定期的健身。

说到健身,自疫情发生后,大家宅家健身的运动热情持续高涨,健身类线上视频、App等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据相关数据,2020年2月,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同比增长了93.3%。

 

另一方面,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坚持定期锻炼。官方数据预计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将达到4.4亿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体育消费市场预计将达到1.5万亿。

 

宅家健身、线上健身这一新潮流还将持续吗?线下健身房套路多多,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运动类App会成为健身爱好者们的标配吗?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宅家健身”“云健身”成为新潮流,线上视频马了就等于做了?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每年的夏天都是大家走进健身房挥洒汗水的季节。然而受疫情影响,客厅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健身的主场了。

 

疫情期间,包括威尔仕、超级猩猩、一兆韦德、银吉姆在内的健身品牌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旗下门店陆续暂停营业。闭店期间的健身房品牌纷纷将战线转向线上,如精品团操健身房Justin&Julie、传统连锁健身俱乐部威尔仕在其品牌公众号上发布训练视频供会员居家训练;精品团操健身Shape塑健身率先开启了团操直播等。随后,运动健身类APP也纷纷上线各类线上健身课程,如Keep就曾联合网红李佳琦推出女性定制课程“魔鬼瘦小腹计划”等。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健身爱好者们被迫从户外转至室内,从线下改成线上,从而催生了一场全民“云健身”风潮。

 

各社交平台上,“宅家健身”“云健身”的话题热度高涨。截至9月13日,抖音平台上,话题#健康dou起来#累计播放量达88.2亿;新浪微博上,话题#宅家健康运动计划#累计阅读数达37.9亿。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B站数据显示,疫情期间B站健身运动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6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了164%,健身运动UP主新增粉丝总数同比增长超240%。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从美丽芭蕾到郑多燕减肥操,从周六野到帕梅拉,越来越多的健身话题火爆破圈。6月11日,德国网红健身博主帕梅拉在哔哩哔哩、小红书、新浪微博、keep等多个平台上开通了社交频道。三个月以来,粉丝暴涨,各平台累计粉丝数超过五百万。“今天你帕梅拉了吗”成为了今年夏天女性健身社交圈的潮流热门话题。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不过这些被大家放在收藏夹里的博主们真的能带领大家“动”起来吗?

 

去年12月,#1亿人在假装健身# 曾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单。有自媒体根据天猫发布的《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结合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一数据,综合测算出中国有1亿人在假装健身——买了运动装备却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去健身。虽然这一算法显得有些草率和不科学,但不得不说“脑补式健身”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的话题#马了就是做了#,意思指收藏或标记了就等于脑补自己做过了,累计讨论数为18.1万,阅读数为1.2亿。另外根据《2019运动健身人群画像报告》,虽然Keep的装机量领先另外两个跑步计数类APP悦跑圈和咕咚,但用户粘性却远低于后两者,2018年全年平均月活天数不足10天。

 

尼尔森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实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了增强体质这一共同目标 ,70、80后重视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健身在缓解压力的同时有效预防运动损伤,而85后则重视通过高效的运动内容设计达到塑身修形的效果,90后则将运动作为社交的重要一环,喜欢通过晒运动照、晒运动成果在社交网络中塑造自身健康形象。“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马了就等于做了”,你也是其中一员吗?

 

“云健身”暗藏风险,线下健身房也是陷阱重重?

 

除却被“懒癌”耽误了的部分脑补式健身人群,“云健身”的流行反映出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比之前更加关注健康管理,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类健身锻炼中。

 

艾媒咨询于今年2月进行的一份网民健身认知调查中显示,七成受访网民认为形态管控与健康相关,国民对于个人体重健康相关意识较强。另外, ZAKER X 咕咚大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较 2019 年同期,宅家健身运动的人群同比增长高达 27%。

 

随着“云健身”“云运动”的流行,海量的健身视频或直播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参照健身视频来进行运动,消费者几乎零成本就能参与其中。但这样看似美好的背后其实暗藏隐患。

 

今年6月,沈阳体育学院教授、博导罗嘉司曾在“为体育强国夯实法治之基”系列圆桌论坛发表观点称,对于缺乏系统健身理论学习背景的普通人,让他们在海量的健身视频或直播中,去区分优劣、真伪,有一定的难度;许多主播不具备健身授课资质,存在虚假宣传现象;而且不同性别、年龄的网民,心理技能和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健身负荷和动作难度很难适用于同一标准,实际健身效果打了折扣,甚至可能引发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想要更为科学、高效地参与健身锻炼,能够在线下接受教练或私教真人授课和指导的新型健身工作室及传统连锁健身俱乐部依然是目前大多数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三体云动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健身俱乐部人均年度消费金额约4085元,其中一线城市为6245元/人;全国健身私教工作室会员人均年度消费金额约为6933元,比俱乐部会员高出近70%。

 

根据《2019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2019年国内约有健身房俱乐部5000家,健身房1.5万家,健身工作室2万家。其中,全国店面总数超过一百家的健身工作室有中田健身、乐刻、快快智能健身、超级猩猩四家。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像大家较为熟知的一兆韦德、威尔仕等,属于传统连锁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购买了健身俱乐部的月卡、年卡后,即可无限次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各类免费团课、使用场地内的器械和设备,而私教课程则需要另外付费购买,一节私教课价格大多在三百元左右。

 

会员年卡是健身俱乐部的核心业务,但预付费模式容易催生各类消费问题,诸如健身房教练重销售轻运营,办卡之后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又或是健身房关门“跑路”,消费者退款无门等,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不少消费者曾表示在购买了健身房年卡后,遇到过服务注水、课程质量差、器材简陋、销售各种口头承诺无法兑现等情况。对此,北京铭泰律师事务所廖仁亮律师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健身房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健身器材等,消费者可要求其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另外,如果健身房突然关门“跑路”,消费者可及时请求消费者保护组织调解,向公安、工商、商务、体育部门投诉,或者第一时间搜集并固定证据材料(合同、支付记录、发票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廖仁亮律师还补充建议到,消费者在办健身卡之前,应全面、谨慎考察健身房的环境、设备、经营状况、网络舆情、涉诉情况;要求与健身房签署书面合同并开具发票,将服务条件、期限、优惠等写在合同里,并且妥善保管相关证据材料(合同、支付记录、发票、聊天记录等)。

 

8月10日,中国健美协会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的落实意见,从健身俱乐部评级、人才、赛事、运营、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协会指出,要建立健身俱乐部评级制度,开展好健身俱乐部水平评价工作;通过施行国标来规范健身俱乐部等健身场所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结合星级评定工作与相关执法监督部门合作,约束健身俱乐部之间存在的销售或培训业务的定价混乱、无序竞争的行为。

 

目前,除了以长期会籍卡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传统健身俱乐部,还出现各类新型健身房,诸如主打小而美、智能化,走加盟路线的光猪圈;主打精品团课、按次收费的超级猩猩;主张月卡制、24小时、智能化的乐刻运动等。

 

以超级猩猩为例,消费者只要每次根据个人需求在微信小程序上购买课程即可。场地密码会在上课前5分钟生效,输入密码进入课室,与教练核对二维码之后就可以上课。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这些新型健身房改变了传统健身房年卡的预付费模式,按月或按次收费,但与此同时也减少了场地面积和各类器械。另外,每节团课、私教课程从70元到350元不等,如果每月消费频次多的话,一年的消费总额会比购买传统健身房年卡要贵得多。

 

关于新型健身房是否会取代传统健身俱乐部,中研普华研究员覃崇认为近几年是不太可能的,“不管是传统的健身俱乐部模式还是新型的健身俱乐部模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按次购买课程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害怕健身俱乐部跑路的顾虑,但对于传统健身俱乐部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客源,客户粘性较大,只要提供满意的服务,客户不会随意更换。”

 

运动健身类APP成新风口?今天你用了运动APP吗?

 

不管是宅家健身还是到健身房进行锻炼,能够为用户定制个性化训练计划、提供健身课程或直播、记录各类健身数据,还兼备一定社交功能的健身APP已然成为大多数健身爱好者手机里的标配。

 

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中研普华研究员覃崇回应《消费者报道》采访称,由于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消费者只能宅在家里,宅家健身、线上健身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keep、咕咚等运动健身类app下载量增多、用户日活量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动APP的知名度,为“云健身”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线上观看运动健身类视频、直播等,对普及“全民健身”的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管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的居民,都受益良多。

 

根据艾媒的数据,2017-2020年中国运动健身客户端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预计到2020年用户规模可达3.52亿人,增长率为12.1%。

 

目前市面上的运动健身类App主要分为以咕咚、悦跑圈为代表的跑步计步型APP、以Keep、即刻运动为代表的综合类健身APP、以薄荷健康、卡卡健康为代表的减肥控脂型APP,以及如“小米运动”“Fitbit”等需配合智能穿戴装备使用的硬件配套型APP等。

 

根据艾媒北极星2020年7月的数据,以“自律给我自由”为标语的Keep每月活跃人数约为1360万,处于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小米运动、咕咚等。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消费者在运动健身类APP中付费成为会员后,即可在APP定制专属个人的健身减肥训练计划、观看各类健身视频和直播,甚至还能连接智能穿戴设备或者运动硬件设备,记录下各类运动数据。

 

除了为用户提供各类运动训练所需的服务,很多运动健身APP还提供商品销售的功能,主要销售智能产品、运动服饰、健身器材等。2019年10月,Keep副总裁刘冬曾透露,在Keep的总营收中,第一是运动消费品,第二是会员,第三是广告;而且,运动消费品超过总营收的一半。其中,在运动消费产品的营收中,智能硬件占35%,训练装备占40%,食品占25%。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但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一份调查,通过运动APP平台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中有70.48%表示其购买的商品发生过质量问题,其中,25.08%的问题最终没有得到解决。

 

今年6月,江苏省消保委在咕咚、Keep、即刻运动、Fit健身在内的10个运动APP平台或其推介的商铺购买了涉及运动服装、运动毛巾、瑜伽垫在内的10品类轻纺产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比较试验的90款样品中,有47款一项或多项指标未达到相关国家标准或者其标称执行的标准。

 

其中,Keep配件类商品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情况较多;悦动圈、悦跑圈购买的样品主要问题为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涉及咕咚平台的样品未达到明示标准的比例为43.33%,未达到宣称功能的比例为43.75%,且咕咚工作人员表示对产品的售后并不负责,售后问题由第三方平台店铺负责。

健身消费图鉴:从宅家健身到走进健身房,需要躲开多少坑?

即刻运动商城上购买的“健身手套”材质与宣称不符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APP平台销售和推介的商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索取发票、留存购物凭证,以便出现质量问题后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大家越发关注健康管理、体重管理的现在,运动健身纷纷被放上日程表。但运动需自律,锻炼要有度,消费者切记要注意采取科学健康的健身方式,切勿轻信商业销售中的各种宣传,理性消费。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