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家,东汉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家族,也是一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家族。在窦家历史上,窦固、窦宪两次出征讨伐匈奴,取得赫赫战功。令人没想到的是,窦宪出征北匈奴凯旋,却把欧洲给整崩溃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名门望族出身的混混
东汉的窦氏家族起源很早,在西汉时期就曾出了一个孝文皇后。孝文窦皇后历经文、景、武三朝,以一人之力奠定了窦家在西汉的大族地位。虽然自从窦婴死后窦氏家族地位略有下降,但并未衰落,仍是西汉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
影视剧中的孝文窦皇后
但在两汉之际,窦氏家族又出了一位奠基人,他就是窦融。窦融的眼光非常长远,他出任巨鹿太守时,认识到河西地区的重要性,便辞去太守之位率整个家族迁到河西地区。虽然初来乍到的窦家在河西地区势单力薄,但窦家以前有很多人在河西为官,积累了一些人脉。加上窦融“抚结雄杰”的措施,窦融本人被一众河西官员推选为大将军,执掌河西五郡。窦融通过一番大换血,把河西地区整顿成以窦家为核心的河西集团。
影视剧中的窦融
尔后窦融励精图治,观时而动,在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归附刘秀。虽然归附时间过晚,但窦家因为助光武帝征讨隗嚣有功,窦融、窦友兄弟二人并受爵位,窦家出现了又一个高峰期,从河西望族一跃成为名誉天下的豪门。
好景不长,窦融虽然在治理政事方面极为擅长,却在子孙管教方面有所欠缺。先是窦融从弟之子窦林贪赃枉法导致窦融遭受责备,而后窦融之子窦穆(窦宪的祖父)意图干乱政事被汉明帝打压。
但不得不说窦家真的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即使遭受打压走向衰落陷入低潮,也没有就此终结。先是多次与皇族联姻,借助宗亲这层关系与皇帝交好。后又出现了窦固两征西域,削弱了匈奴势力,恢复东汉对西域的控制,窦家成功走出低谷,重返政治舞台。
东汉永平十六年,汉军分四路北击匈奴
有时候不得不说人的顽劣是会遗传的。在窦家眼看着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再次出现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他就是今天的主角,窦穆的孙子窦宪。
二、不想受罚就去打仗
窦宪这个人有多混呢?他做过的最出名的事情当属巧取豪夺沁水公主的一块园田了。沁水公主那是谁啊?那可是汉明帝的亲女儿、汉章帝的姐姐啊!窦宪这么大胆,敢欺负沁水公主,那不是明摆着欺负皇族没人能治他,打汉章帝的脸吗?但就是沁水公主这么一个大人物,却也迫于窦家的势力不敢声张。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汉章帝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恨不得把窦宪立刻关入大牢。窦宪的妹妹、汉章帝宠爱的窦皇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在章帝面前连连求情,才保住了自己的混混哥哥。这反而助添窦宪的嚣张气焰,让窦宪更为嚣张。
汉章帝驾崩后,汉和帝即位,窦宪的妹妹窦皇后也升为了窦太后。因为和帝年幼,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也沾光被授予侍中,权倾朝野。当时,皇族之人都乡侯刘畅进京吊唁汉章帝,与窦太后暧昧。生性多疑的窦宪担心这对自己的地位不利,密派刺客将刘畅暗杀。谁料事成之后暗杀一事败露,窦宪的这一做法成功惹怒皇族,窦太后再难保住自己这个混账哥哥了。
恰逢此时北匈奴实力已大不如前,早已归降的南匈奴单于见此,上书朝廷请求出兵剿灭北匈奴。这一上书那满朝文武是吵翻了天,支持北征与反对北征的势均力敌,难分胜负。这个时候窦宪站出来了,他虽然混啊,但终归还是有点见识的。他不想坐以待毙,意识到北征匈奴是个好机会,于是他向窦太后申请带兵出征去戴罪立功。毕竟窦家虽然育人方面不行,但论打仗,那他窦家简直就是职业选手。放眼整个朝野,有几个家族的战功能比得过窦家的。再说打匈奴,那窦宪更得意了啊,窦固的那一套他可是记在心里的,加上现在的北匈奴本就是山穷水尽了,那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制服。窦太后也算是对她这个亲哥哥仁至义尽了,窦宪申请领兵出征很快得到了批准。
永元元年(89年),窦宪和执金吾耿秉领八千骑与南匈奴会师出征,于稽落山一战大破北匈奴,北匈奴单于率残部逃遁。窦宪这一下给他打激动了,他意识到这场战争将会是汉族与匈奴的终局之战,于是领兵出塞三千多里,一路作战接连告捷,打的北匈奴从此失去了漠北老家。这一战,大汉国威再扬西域,汉匈之间长达三百多年的战争此时终于接近尾声。而窦宪班师回朝后,自然是劳苦功高,他刺杀都乡侯刘畅一事也因此获赦免。甚至窦宪觉得打的还不够爽,于永元三年(91年)再次请求出征,同耿燮一同出征,这一次更是直接打破汉匈战争里汉军作战行程最远的纪录,出塞五千里。金微山一战,北匈奴彻底失去了反扑的能力,只得西迁,另寻生存的土地。
窦宪北征匈奴
窦宪与北匈奴的战斗让窦宪轰动朝野,也让本就嚣张的他更为猖狂,窦氏家族更是扶摇直上,开创东汉外戚专权的局面。但这也使得窦家过于骄傲自满,在后面与皇族的斗争中由于轻敌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三、西征虐菜的北匈奴
令窦宪没想到的是,北匈奴被他赶跑后西迁中亚,后来甚至到达了多瑙河以东的地域,一路上那是畅通无阻,打的欧洲人叫苦连天。
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定在了乌孙国(约在伊犁河上游一带),他们在此地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把一些羸弱的族人留在了那里便再次上路。一路上北匈奴打败了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中部),抵达阿兰国(顿河以东)。由于这段时间中外对于这支队伍并没有多少记载,因此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
但北匈奴人战胜阿兰人后,整个欧洲开始关注到了这支队伍。匈奴人灭阿兰国,大肆屠杀阿兰人,并强迫阿兰人加入他们西征的队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幸免的阿兰残部或隐于高加索山中,或向西冲破东哥特人的防线,进入东哥特人领土,为后面的匈奴入侵欧洲创造了条件。
据西方史料记载,从公元374年-400年,匈奴开始第一次入侵欧洲,一路击溃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使哥特人死伤惨重,其中西哥特人被迫迁至罗马帝国,而东哥特人则劫掠了色雷斯和马其顿等地,欧洲东部多地被搅得一片混乱。
之后的匈奴第二次入侵,在首领乌尔丁的带领下,追着雷大盖斯手下的哥特人部队打到了意大利。这也使得西哥特人趁机攻陷罗马,神圣罗马帝国威严尽失。而匈奴人的第二次入侵,在乌尔丁死后不久便结束了。
第三次匈奴入侵欧洲则是在著名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带领下,与西罗马帝国发生战争。阿提拉对欧洲的影响远超前面两次入侵,这下欧洲人是真的崩溃了,若不是阿提拉军中发生瘟疫,恐怕罗马都要被匈奴占领。但阿提拉在公元453年的新婚之夜死去,不久之后匈奴人的政权由于统治集团的内讧而瓦解,此后更是在东罗马帝国的还击下退出了欧洲历史舞台。
影视剧中的阿提拉
欧洲人对于匈奴人尤其是阿提拉那是恨透了,因此很多欧洲文学家在阿提拉死后,写出了许多如“勇敢的新娘为复仇在新婚之夜杀死阿提拉”的故事。而这一切,却是因为一个遥远东方的混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