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相比失去了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肥胖症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列入疾病名单。肥胖与中心性肥胖已经被证实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胆固醇血症、哮喘和癌症。
判断肥胖的指标有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标准体重、腰围、腰臀比、皮褶厚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使用较普遍,可根据公式自行计算;体脂率直接反映脂肪含量,在反映肥胖的准确度要高一些;标准体重的正负10%均属正常,超过标准体重的20%,则为肥胖;腰臀比 男性>0.90,女性>0.85,则为肥胖;腰围是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最简单、实用的指标,男性>85.0 cm,女性>80.0 cm则属于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这里主要介绍BMI, BMI=体重(kg)/身高 (m)^2 ,如身高1.63 m,体重78 kg,BMI=78/1.632,即BMI为29.4,属于超重范围,需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针对运动员、孕产妇、青春期儿童等特殊群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属于超重、肥胖。
一、肥胖的病理生理
肥胖的发生常常是由遗传、少动久坐、摄入过多能量、代谢紊乱共同导致的结果。肥胖者多存在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而脂肪水解和脂肪分解氧化无明显异常,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一般高于正常水平。有研究对肥胖流行期间中国人饮食结构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验证了,高脂饮食、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在粮食消费中比重的升高、高糖饮食、低蛋白质饮食都可能导致肥胖。虽然探究吸烟、饮酒与肥胖发病率关系的文献较少,但有关研究已经显示出了饮酒、吸烟、被动吸烟对我国成人中心性肥胖发生概率的正向影响。
二、肥胖的自我管理
对于肥胖,首先要预防体重进一步增长;其次要减重、减脂、增加瘦体重,学会自我监测,制定减肥目标,预防出现相关并发症;再次,坚持如初,健康心理,维持正常体重。轻度肥胖建议减重0.5-1kg/周,减少能量摄入115-230kcal/天;中度及以上肥胖建议减重0.5-1kg/周,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kcal/天。减肥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儿,需要长期坚持,而一旦放松警惕,很容易出现体重反弹,甚至超过减肥前的原始水平。不仅要少吃多动,还要会吃会动,了解怎么吃既营养、又不长肉,怎么运动既容易坚持、可实施性强,又能有效控制体重。
进行自我行为控制与饮食搭配,如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选用小型餐具、分装用餐增加食物饱满度;规律就餐,减少外出用餐;多吃高纤维素含量的食物,减少饥饿感,减少能量吸收,增加胃肠蠕动;优选水产、瘦肉、奶、豆类、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获得优质蛋白;增加蔬菜、保证谷薯摄入等。也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限制能量平衡膳食(含配合营养代餐)、高蛋白膳食、轻断食膳食等,来针对性的进行膳食管理,不管采用哪种膳食管理模式,能量的控制必须是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营养的均衡性是需要保证的,避免节食带来的静息代谢率降低引起能量消耗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等消极作用。
通常混合食物的消化时间为3-4 h,糖类1 h左右,蛋白类2 h左右,脂肪类4-5 h,液体快于半固体和固体。同类食物中建议选择中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玉米、荞麦面、杂豆饭、薏米、糙米、豌豆。如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吸收效率和升糖指数较高,容易引起体内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高吸收率使机体来不及利用能量从而使过剩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这时血糖很快会降来下,然后产生饥饿感极易导致摄食者过食而导致总能量摄入增加。
蔬菜可多选择绿叶蔬菜及低碳水含量的如冬瓜、西兰花、彩椒、菌菇类、笋类等。正餐之间进行加餐,选择一些天然的,低能量的食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一些低脂的酸奶,少量的坚果,来缓解饥饿感,有助于减少下一餐的摄入量。同时,每天饮水足量必不可少,不仅能够提供一定的饱腹感,还能够加速代谢,提高减肥效率。早餐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可以帮助肠胃蠕动,提高排便的效率;饭前半小时喝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在运动前一个小时喝水,不仅可以减少脱水的情况,还能排除多余的乳酸,让肌肉酸痛的感觉降低。
常用脂肪只能在有氧时才能供应,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减脂且对降低内脏脂肪效果显著,随着运动时间的延迟,能量供给由以糖供能为主逐渐转化为脂肪供能为主,运动30 min时,脂肪供能比率可达到50%左右,当运动2个小时,脂肪供能比率可达80%左右,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中低强度运动,才可以有效的消耗更多的脂肪。中低强度运动,可以以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来判断,此运动状态下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每天20-120分钟,每周3-7次,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通常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要结合肌力及耐力锻炼,这样对提高瘦体重更有效,如卷腹、臀举、深蹲、哑铃俯身划船等,此类运动最好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找好发力点,减少肌肉损伤。
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减肥的基础方法,包括了上面的营养、运动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而其包含的认知——行为,心理方面则需要多方位的支持与辅助。如周围的异样目光、压力、沮丧、抑郁等造成肥胖者的心理障碍容易导致过度进食,并引发罪恶感而陷入恶性循环中,需要专业人士、医务人员的干预与治疗。良好的心理、不断深入的认知为减重者的自我监控、控制进食、刺激控制、认知重建和放松技巧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使得减重更轻松、更有成就感,利于减重与维持体重处在一个良性循环圈内。
除了超重、肥胖人群,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有肥胖家族史、肥胖相关疾病、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腰围超标等肥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该努力改善自身膳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发生,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疾病的危险指标(如血压、血脂、腰围等)尽早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隐患。通常BMI正常而腰围超标的人群比BMI超标但腰围正常的人群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更高。
截止到2017年,中国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已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而在严重肥胖的人口中,中国位居第2位,仅次于美国。超重、肥胖是可控可防的,随着“健康中国2030”行动指南的实施,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进行,全民健身的悄然兴起,健康科普节目、网络直播、全民营养周等更易获得、更直观深入的健康宣传方式与媒介,各级相关部门对危险因素的早期筛查与干预都为控制超重与肥胖的蔓延趋势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