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行为指的是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习惯则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它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与人类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生活方式更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读书学习、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具体行为方式。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而具有直接支配意义的是人的需要和动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人的行为容易受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谓“身居闹市,点尘不染”,则是说人的行为由于受到内在因素的支配,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人的认识、情感、兴趣、愿望、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内在因素是根本,外在因素是条件,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行为。由于内外环境和个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人们的行为常常会因时、因地、因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即分为有益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有损健康的行为(不健康行为)。
2.健康行为——有益健康的行为
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是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它包括:
(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基本健康行为
①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
②每天吃早餐。
③适量运动。
④每晚7~8小时的睡眠。
⑤不吸烟。
⑥保持适当的体重。
⑦不饮酒或少饮酒。
(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等。
(3)保健行为: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4)避开环境危害: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包括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
(5)戒除不良嗜好:这里的不良嗜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一般来说,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病
开私家车上下班、坐在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夜晚时光在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度过,这曾是许多人追求的幸福生活,现在都被打上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烙印。这是因为,人们在对当前流行的主要慢性病进行病因调查后发现,这些生活方式与之密切相关,是导致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故将这些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归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相关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
目前已知,如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精神紧张、食物过细过精、暴饮暴食、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不健康的夜生活以及不良作息习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使国人患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成为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生活方式病而死亡的比例在中国达到67%。
生活方式病,除了主要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有外部原因和遗传原因,外部原因中有病原体及有害物质的侵入和事故等,其中大部分是每个人无法控制的,还有就是遗传和年龄的增长,这也是无法控制的。这些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差别很大。
专家提醒: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