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型机场,织5G网络,补农村电网……今年以来,一大批重大工程纷纷落地,不仅能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也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生日礼物。
产经版自本期起推出“直击重大工程”系列报道。记者将带您走进重大工程一线,感受工程的磅礴气象,展现中国建造的强大实力。
——编 者
天安门向南1公里,是正阳门;4公里,是永定门;再一路向南,46公里,一座振翅欲飞的“钢铁凤凰”初绽容颜,静卧在首都中轴线的南延长线上。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完工。航站楼屋顶被刷制成“夕阳下紫禁城琉璃瓦”的颜色,与46公里外的故宫遥相呼应,延续着梁思成所说的由中轴线建立而产生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
新机场落在哪儿
距天安门46公里,距廊坊市中心仅26公里,离雄安新区只有55公里
“2008年,首都机场东跑道和T3航站楼建成投用,几年内就被迅速填满,2009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激增960万人次,增长率高达20%。”参与T3扩建设计的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牧彤说,航空基础设施扩张的速度一直赶不上旅客增长的脚步,“就像迅速拔个儿的孩子,刚做好的衣服还没穿就小了”。
经历了几年扩建带来的爆发性增长后,首都机场客流量又陷入了因资源匹配不足带来的缓慢增长。2017年首都机场客流量9578.63万人次,同比增长1.5%,而同期,保障飞机起降59.7万架次,同比减少1.5%。2018年底,首都机场客流量突破了1亿大关,饱和程度到达顶点,亟待疏解。这时候,首都的南面,大兴机场的建设如火如荼,已经初具雏形。
首都需要一个新机场!这个共识其实早已形成,早在1993年,新机场的第一轮选址就开始了。“最终落在北京南中轴线的延长线上,还真是个巧合。”全程参与新机场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牧彤告诉记者。最初待选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境内的10多个场址。向北,是北京中心城区,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向西,是高大的太行山脉;向东,夹在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之间,伸展不开手脚。但向南太远也不成,永定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老百姓的影响,运行的噪声、产业的疏导等因素都要考量,据了解,当年发出的调查问卷有8000多份,入户调查的人数更多。
反复权衡各种因素之后,北京最南边犄角上的大兴礼贤镇南各庄脱颖而出。这里地面开阔,地质良好,含部分农田,无大型建筑,地跨京津冀,距天安门46公里,距通州54公里,距廊坊市中心仅26公里,并且离雄安新区也只有55公里。
新机场不仅能疏解首都机场功能,更重要的是成为“京津冀中心机场”,具备枢纽辐射能力。以这个场址为圆心,一小时公路圈可覆盖7000万人,两小时高铁圈覆盖1.34亿人,3小时高铁圈覆盖2.02亿人,不仅京津冀,太原、烟台等城市也能“入圈”。
地面条件优良,更重要的还得抬头看空域。大兴机场距离首都机场67公里,距离天津滨海机场85公里,首都机场距离天津机场约110公里,三个机场在空中大致形成品字形布局。“这种布局能够同时保障大容量运行,而彼此之间干扰最少。”牧彤说。
2012年,大兴机场立项报告被批准。光是选址就用了近20年,说新机场是世纪工程,一点也不为过。
规模和效率如何并存
对4500万人次的本期建设容量来说,90%的旅客都可以近机位乘机,不用走远路或者乘坐摆渡车和捷运
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面临着体量、功能定位、航站楼和跑道构型、交通规划等难题。
规模和定位是设计前提。“要有前瞻性,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牧彤说,与发达国家民航市场进入缓慢增长阶段不同,中国民航旅客基数越来越大,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中高速增长。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曾预测,北京地区的航空客运需求量到2025年为1.7亿人次,2040年为2.35亿人次。
规划者们这回坚持突破保守思维。“大兴机场并不是首都机场的辅助机场,而是与首都机场同等重要的全业务类型机场。”牧彤说。根据规划,大兴机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70万平方米,本期建成后每年可服务4500万旅客,到2025年实现7200万人次,远期建设可满足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