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新闻 >

“互联网+”回收或迎第二春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2019-07-05 13:47

分类垃圾桶卖断货,网约代收垃圾平台悄然出现……最近,从上海率先刮出的垃圾分类“新风尚”席卷网络,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目前,北京等46个城市成为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很快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记者调查发现,作为最有价值的“垃圾”,再生资源回收依旧困难重重,一边是拾荒大军数量不断减少,一边是规范化的互联网回收平台难以为继。强制分类如果推行,再生资源回收能否迎来转机?

效率低 智能回收机成摆设

家住常营的谢女士最近收拾出了一大堆旧衣服和旧书刊,按以往的习惯,她会直接丢进小区里的垃圾桶,但看到全民热议垃圾分类,她决定通过一种规范的回收方式处理。想起家附近有一排智能回收机,谢女士前去体验,没想到机器却无法正常使用。

记者在荟万鸿社区找到了这排名为“小黄狗”的智能回收机,现场并排设有7个箱体,分别投放金属、塑料、纺织物、饮料瓶等不同品类。但塑料、纺织物、纸类均显示“已满”,饮料瓶类别显示“故障”,只有玻璃和金属的箱体可以用。选择玻璃品类,再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投递口就自动打开了,但里面除了少量的玻璃瓶,还有塑料瓶和易拉罐,并未达到分类投放的目的。

记者在小黄狗APP上随机查询不同地点的机器状态,多数机器都无法正常使用。例如,位于芳星园二区的机器只有玻璃品类可以投放,位于官书院小区的机器只有金属和玻璃品类可以投放。APP显示,除了线下扫码投递,还可以预约上门回收,但却无法下单。客服表示,目前上门回收正在升级中。

其实,今年春节后,多个城市的“小黄狗”就出现了停摆现象。5月,小黄狗公司在微博上表示,经历短暂的停运风波后,部分城市陆续恢复运营。但从目前情况看,恢复运营后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小黄狗进入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省市,成为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明星企业,到今年年初已经铺设超10000台设备。但快速扩张也对运营成本提出了考验。据了解,受资金影响,“小黄狗”目前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的流程。

成本高 互联网回收难持续

小黄狗的衰落并非个案。近几年,不少公司都瞄准再生资源回收生意,纷纷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供回收服务,但多数平台都属于赔本赚吆喝,能持续经营的寥寥无几。

家住慧时欣园社区的居民刘女士近日收到了来自“帮到家”的业务调整通知,信息显示,她所在的社区暂停上门回收业务。起步于2014年的帮到家是盈创回收旗下的上门回收O2O平台,个体回收员入驻平台后,通过接单的方式提供上门回收服务。记者从帮到家了解到,早在两年前,帮到家就不再对平台进行推广,但服务器没有停止运行,废品回收员依旧可以在平台上接单,但如果废品回收员退出平台,对应小区的居民就无法再享受服务。

“2014年O2O的模式非常流行,我们也想尝试通过这种模式提供上门回收服务,但运行两年后发现找不到赢利点。”帮到家负责人常涛介绍,目前,帮到家已经实现转型,主要为地方政府提供资源回收技术平台。

一些创业公司还曾尝试自建回收队伍。2014年在京起家的再生活,是国内第一家拥有互联网回收资质的企业,并招募了一批年轻的“回收小哥”,他们开着统一的电动三轮车在小区中收废品,最多的时候覆盖了北京的1000多个小区。但2017年,再生活因资金链断裂宣告倒闭。再生活创始人曾表示,社区跑腿服务平均每次的上门成本为6元到7元,但如果回收废品还收上门费用,用户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强制分类 大市场待激活

既然互联网平台无法与再生资源实现完美“联姻”,那么能否回归原始,依靠灵活的个体回收员进行回收?记者走访发现,曾经走街串巷的废品回收员已经十分罕见。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