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哔……集合!”凌晨6点30分,在距离中越边境线29号界碑5公里处,一片绘有猎虎图案的小楼中传出集合的哨响。而此时,云南省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平河边境派出所民警早已在操场,等待着前来出操的拉祜寨村村民……“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号子声传变整个山谷。
如今,每天早上按时出操的拉祜寨村民已成为平河边境的一道亮丽景色。然而谁能想到,拉祜寨原来是出了名的“吸毒村”。2015年之前,愚、乱、脏、穷、毒品侵蚀着这个边境村寨,全村吸食率达94%,毒品把他们拖入贫困的深渊,“吸毒村”的恶名由此而来。
在驻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平河边境派出所开始驻村蹲点集中帮扶拉祜寨村。民警们用了一年时间,帮助了158名吸毒村民戒毒,协同地方政府和村干部,发动各方力量,发展村产业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村庄的“蝶变”。
拉祜族,当地人称其为“苦聪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拉祜寨村民没有改变原始的丛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生活能力低下,甚至连简单的洗衣刷牙穿衣打扮都不会。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整村式”“家庭式”吸食毒品,致使大部分人丧失了生产生活能力。
“我们刚驻村蹲点时,多数村民由于不会说汉语,也不愿与外界交流,显得十分封闭。有的小孩感冒、拉肚子后,父母不是带他们上医院看病,而是拿鸦片来治疗,这让只有几岁的小孩也染上了毒瘾。”平河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卓如军说,拉祜寨村民穷在表面,根子是思想贫,他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与社会现状有着巨大的差距,必须要让他们更多地与寨外社会接触。
为此,平河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警办农民夜校,教村民识字,同时挨家挨户登门走访,动员家长让适龄儿童上学接受教育。民警还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边境管理相关规定的宣传,教唱红色歌曲,组织开展跳广场舞、打篮球、观看新闻联播等文体活动,培养村民的爱国情怀。
针对吸食鸦片这一恶习,平河边境派出所建立起吸毒人员情况登记制度,并多次登门反复做工作,讲清吸毒的危害,教育村民不要吸食。为更近距离地帮扶村民,民警打起背包住进村寨,从教洗脸、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帮助村民打扫卫生。为防止有的村民晚上偷吸鸦片,民警还不定时地组织查铺查哨,时时处处严格检查监督。同时,所里还从卫生部门领来替代药品,帮助少数意志力不坚定、自我约束不强的村民戒毒,逐步形成开放就地式的戒毒工作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综合整治,2016年7月底,民警对原来吸毒的158人进行尿液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显示戒毒成功率达100%。”民警谭震说。
“以前全村33户村民,几乎没有一家能建起砖房,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人均存粮不足100公斤,全村在读小学生25人、在读中专生仅1人,是绿春县最典型的特困村。”拉祜寨村民小组长王先山告诉记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改变当时村民消极畏难情绪,让被动救济变成主动脱贫,针对拉祜寨村民习惯游耕、不知道怎么种田施肥的实际情况,民警组织村民集体外出参观种植示范基地,并协调绿春县发改委、农业、科技、畜牧等相关部门,进行玉米、水稻、蔬菜、土豆等农作物种植培训,一对一地教授板蓝根、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逐渐发展猪、鸡、鸭等养殖业,带动村民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
一边帮助村民戒毒,一边发展特色产业,让拉祜寨很快由臭名昭著变成美名远扬。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思想转变,等待救济的人少了,大家有空就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聊天时也常常交流致富经验,“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了脱贫致富上,干劲儿十足!”卓如军欣慰地说。
乘势而上,村民自发成立了“村歌小队”,进行禁毒宣传。村民小组长王先山成为“村歌小队”队长。“我的子子孙孙要生活在拉祜寨,逃避不是办法,唯有迎头改变。”王先山说,“在小队成立之前,每次通知开禁毒大会,村民积极性不高,现在我们将法律法规编成脍炙人口的山歌,传唱给村民听,调动起大家的兴趣,现在一说办晚会看演出,村民们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