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新闻 >

“网约护士”来了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2019-05-28 11:25

 护士执业证、护师资格证、电子血压计……5月20日下午,清点完自己的护理箱,护士马丽便从北京市朝阳区美鑫护理站出发,步行约800米到朝新嘉园小区,为预约网约护理的赵奶奶服务。

  老龄化社会急需“上门护理”,对很多人而言,网约护理还是个新鲜词。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这也意味着,被笑称为“滴滴打针”的“网约护士”迎来了官方版“上线”,在手机APP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上门打针、伤口换药等护理服务。

  《工人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此次试点让网约护理工作步入正轨,给从业人员吃下一颗定心丸。网约平台期待更多有资历、有经验的护士加入的同时,建议将医院外的医疗风险纳入国家医疗风险一体化管理。

  护理对象多为失能老人

  32岁的马丽曾是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名基层护士。在医院工作了6年后,希望接触新领域的她,毅然辞掉了稳定工作,来到北京。面试过母婴护理、医学美容等行业的15个岗位后,今年,她选择成为“金牌护士”平台的一名全职护士,“我看好这个行业,有需求就会有发展。”

  当天,马丽按约定时间来到客户张女士家中。此前,张女士通过“金牌护士”APP为自己的母亲赵奶奶预约了护士上门服务。一次严重的摔跤,让81岁的赵奶奶已卧床将近两年。长期留置尿管的她,遵医嘱每周都要进行膀胱冲洗护理。

  护理时长约40分钟。其间,马丽很贴心地与老人交谈,并告知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以前不是叫999,就是拨120,还经常没车,去趟医院别提多费劲了。现在,只需在网上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特别好!”张女士说,这一单,她通过手机支付了159元。“考虑到交通、人力、排队挂号等综合成本,对‘刚需’而言,价格可以接受。”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万左右。不少老年人期待上门护理服务。

  记者以“网约护理”“上门打针”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医护到家”“金牌护士”“护士帮”等多个网约护理类APP,提供上门打针、留置胃管等服务。

  随着试点方案的发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省市应声而动,开始了为期近1年的试点。北京拟在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先行试点“互联网+护理”模式;浙江明确了注射、伤口护理、母婴护理等31项服务项目;广东确定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深圳等9市为试点地区。

  马丽说,试点方案给“网约护士”的网约护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有望弥补护理供需缺口

  “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试点方案在机构资质、护士资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引导“互联网+护理服务”规范发展。

  据介绍,“医护到家”“鸿华医疗”“邻家护理”和“金牌护士”等4家互联网护理服务机构参与了北京市首批试点。记者了解到,这4家私立医疗机构均有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和实体护理站,这满足了国家卫健委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主体”的要求: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派出本机构注册护士。

  此外,试点方案明确,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由此,很多工作年限不足、尚未获得相关职称的护士,不能再通过网约平台接单。

  “高年资的护士本身工作就忙,不愿占用休息时间兼职;年轻的护士工作热情高,但不符合5年的要求。”“医护到家”平台执行总裁王雨飞对方案的这个规定颇感无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公立医院的护士虽在网约平台注册了,但并不想被医院知道,“做兼职怕领导不高兴,觉得工作分心,工作量不饱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约护士”告诉记者,“上传证件时会有疑虑,希望平台别反馈给工作单位。”

  “新的契机已经出现了,现在我们是光明正大的。”“金牌护士”CEO丁少磊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试点方案的发布,平台正在积极与医院签约合作,“希望在符合监管要求基础上,增加有效服务供给,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5月8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与“金牌护士”签约合作,医院将为辖区内有护理需求且适合居家护理的患者提供25项居家护理服务;“金牌护士”则免费向医院开放平台,解决“互联网+”的服务运营、医疗机构专属平台的建设等问题。

  应拧紧两个“安全阀”

  “如果问还有什么担心的,那就是居家护理时的人身安全问题了。”马丽说,在接到新订单后,她会提前致电用户,详细询问患者医嘱、疾病史等情况,“提前了解用户情况,进行评估,毕竟去的是非公共空间。”

  记者调查发现,公众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疑普遍集中在“两个安全”上,除了“网约护士”的人身安全外,就是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也表示,不是所有医疗护理服务都可以到患者家里开展,要探索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和范围。有一些风险比较高的,必须要到专业机构处理。

  试点方案则明确,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考虑到安全风险,北京、广东等地严禁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护士上门为患者输液。

  针对“两个安全”的问题,很多平台用了人脸识别、安全围栏、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等技术手段。此外,商业保险也被引入“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医护到家”等APP免费为患者和护士提供全程保险服务,包含综合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护理医责险。

  “用户有需求,不能因噎废食。除了技术、运营等方面要跟进,还建议将医院外的医疗风险纳入国家医疗风险一体化管理。”丁少磊希望长期护理险加速推进,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能够享受到网约居家护理,他也期待更多有经验的护士加入网约护理平台。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同时,医疗服务专业性强,网约护理的发展应该更审慎。在试点阶段,尤其应该在安全监管、服务项目等多方面进行探索,拧紧两个“安全阀”,推动网约护理服务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