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新闻 >

要有压不垮的拼搏精神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2019-11-03 15:40

 生活还需一点蜜。要想闯出新天地,无疑要跨越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要有“洞中岁月”那股压不垮的拼搏精神。 

  到过红旗渠的人,无人不知青年洞。这是一条600多米长的隧洞,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它悬于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站在洞口往上看,山石陡峭如切,往下看,悬崖深不可测。震撼之余,不禁引人浮想: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在这天险之中,开凿了一条如此壮观的空中隧洞?

  青年洞向人们透露了答案。1960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上级决定农民生产自救,红旗渠工程被迫停工。为早日实现林县人民萦绕千年的吃水梦,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在全县范围内挑选了300名青年继续攻关,拿下红旗渠上的这段重要工程。300名青年在这里度过了200多天的“洞中岁月”,在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上开凿出这件雄伟的作品。

  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冬天的太行山,风冷石硬,万木萧条。几十个人挤在洞里,睡觉时连翻个身都很困难。洞中潮湿,又没法洗澡,一个人身上生了虱子,很快就蔓延到几十个人身上。年轻人消耗多、饭量大,可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只好去河里捞水草、捋树叶,煮一煮,拌上点粮食,就成了美味佳肴。

  太行山上的石头非常坚硬,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这难不倒富有创意的年轻人,他们创造出“连环炮”“瓦缸窑炮”等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8米,终于在1961年7月将隧洞凿通。红旗渠渠线,由此往前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后来,为了纪念这群立下汗马功劳的年轻人,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

  如今,青年洞的上方,还有几个醒目的大字:洞中岁月。这是当年修渠的青年留下的字迹。斑驳的字迹高悬于洞口之上,已然和沧桑的太行山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风景。这段“洞中岁月”,仿佛一个隐喻:身处难挨的洞中之时,每个年轻人都遭受着智慧、意志、耐力乃至生命的考验,然而,当洞中最后一块拦路石被撬开,第一缕光线照进洞中的时候,雾霾消散,光明迫近,洞中的黑暗一扫而光,梦想已然近在眼前……

  “洞中岁月”虽然难挨,但却值得怀念。因为这里有炽热的梦想、压不垮的意志和不断迸发的智慧,虽手中只有一锤一钎,也能于顽石之上凿出天渠,于黑暗之中雕出光明,身处洞中,却有雕刻时光的快乐。

  如今,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00名红旗渠青年所经历的缺衣少粮的窘况也许不会再出现,但“洞中岁月”所浸润的那股精神却永远不会褪色。当下,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想继续闯出一片新天地,无疑要跨越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要有“洞中岁月”那股压不垮的拼搏精神。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精神在当下的年轻人身上并不稀缺。在改革发展浪潮的最前沿,到处都不乏年轻人奋斗拼搏、冲锋在前的身影。在脱贫攻坚的战场、科技攻关的路途、改革创新的前沿,挑战不可谓不大,困难不可谓不多,置身其中的年轻奋进者们,不少人在砥砺前行中也经历着“洞中岁月”,忍受意志和耐力的挑战,用耐心和细心雕琢时光,终成一番事业。

  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当今世界风云际会的变局之中,面对正在经历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雨,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担当作为在为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中不屈不挠、砥砺前行。
文章转载自人民网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