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绿皮车时代还是高铁时代,我们对火车的期望从来不只是速度和效率,还有列车上那一餐吃饱喝足的念想。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在外,对吃的要求从未降低。即使是在路途中,也尽量想吃好。
作为长途出行的首选,火车上的餐食浓缩了人们对吃的追求和饮食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铁路经历了从绿皮车到高铁、从煤炉烧炭到电气时代的巨大变化,车上饮食也从吃饱就好到锁住营养,从饭盒回收到智能点餐,从单一菜品到五花八门。那种火车上流动的食物味道,是旅客们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列车速度如何变化,这种味道,总能勾起我们满满的回忆。
说起以前的餐车条件,在铁路工作了40余年的石家庄客运段京渝车队党总支书记赵宏吉深有感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火车餐车卫生条件十分有限,使用炉灶烧煤,灶头旁边连着一个煤箱。炊事员不但要做饭做菜,还要给炉灶添煤。煤烟、烟油从煤箱里一股脑地进到炊事员的鼻孔,虽然戴着口罩,但时间久了,鼻孔里也全是煤灰。当年列车储存食材的方式也十分原始,铁皮箱包裹棉被和冰块成了那个年代的“土冰箱”。路途超过两天的列车,还需要在途中补充冰块,以保证餐料的食品质量安全。
厨师黄烨经常听师傅们讲起之前的故事。那时候的餐车很苦,冬天四处透风,只有胸前一团火。夏天如同蒸桑拿,浑身湿漉漉,衣服从来没干过,身上长满了痱子。厨师最喜欢的时刻,就是将冰块铺满“土冰箱”的那一小段时间,自己也能获得短暂的凉爽。列车运行不平稳,刹车道岔晃动很大,切菜也会经常切到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