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改善营商环境”的喜讯接二连三。
10月23日,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国家层面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明确了今后营商环境优化的方向、方案和思路。放在我国深化改革的纵向时间轴上,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标志性事件。
10月24日,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中国的全球排名由去年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并连续两年跻身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从去年首次进入全球前50强,到今年已经接近前30强,中国的排名蹭蹭地往前窜,说明 “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对照这一目标,我国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营商环境的改善,需要制度层面的不断创新,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先行先试,为改革举措全面推广趟出了路子。上海和北京,是这次世行报告采纳的样本城市。他们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推广?其他城市营商环境有哪些优化和改善举措?麻辣财经为您作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排行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