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新闻 >

热点 田间地头“尽在掌中” 新农人“靠云吃饭”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2019-10-21 13:38
原题目:田间地头“尽在掌中” 新农人“靠云用饭”
  数百亩黑色稻田、成片的西红柿大棚、黄河口的大闸蟹、西藏拉萨遍地的天山雪菊,通过凤岐茶社制造的“农业大脑”,只隔着一个屏幕,所有种植场景好像触手可及。
  在物联网、云算计的赋能下,“农业大脑”松散了一切数据,至关于一个能够及时看到庄家音讯、泥土湿度、气温状况的总指示部,田间地头的风吹草动“尽在掌中”。
  “咱们此刻正在筹算建设一个谭家湾‘云上农业’执行场,2019年岁首正式启动建设,占地约700亩,分28个网格来展现不合的栽种场景。建成之后,‘云上农业’实行场就能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完成云端互联,成为中国‘云上农旅’的一个样板间。”凤岐茶馆的总司理傅骞引见。
  今年是互联网降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坚守接入互联网第25年,Internet科技早已渗入进全国互联网大会的永恒举行地——浙江乌镇的方方面面,窜改着人们的生产糊口生涯。面临互联网财富疾速进行的风口,农业企业也开始搬到了“云上”。
  浙江乌镇的谭家湾异景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是马家浜文明的需要遗址。时隔千年,乌镇摇身一变互联网之都。穿梭千年时空,迂腐的农业文明与回生的互联网在乌镇来了一次“重逢”。
  在山东寿光的野虎村,农人们种植西红柿,什么时候理应浇水、施肥,全凡是凭教训与感受,辛艰苦苦种植进去以后,一斤西红柿的收购价可能只有2至3元。
  经过物联网技术手段,在泥土中铺设三层传感器,就能够及时监测土壤湿度环境,让农户晓得何时该浇水;各项数据目标都能经由历程物联网及时“上云”,规范化的生产获取了担保。
  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标准化后,从农产品变成了农业商品,凭仗农业分工社同一出产的品牌,进入长三角地区的高端消费市场,每斤西红柿乃至能够卖到20元,附加值翻上了好几倍。
  售出的农产品,消费者可扫码一键溯源,不光能看到出产地新闻,还能够看到农产品从小苗起源的成长全历程,在农户和消费者间搭建起信赖的桥梁,实现“优越”农产品“优价”。
  思虑到尺度化农业会对农人的自己实质提出更高的申请,傅骞展现,“要养育一批会妙技、懂数据的‘新农人’”,因而搭建起了一个“云上农校”,农业专家可以退职何地方通过长途视频妙技“走”进农人的大棚,参与生产全过程,为农民答疑解惑。
  凤岐茶社是成立于2014年的守业效劳机构,接纳“互联网+”的内容建树,遏制2018岁终,已在海外13个省份孵化涌现代农业企业60多家。
  凤岐茶馆的总经理傅骞说,“我们渴望能够动员外洋更多的农业连入执行场,对他们进行技术手段赋能、金融赋能和品牌赋能,从而对他们进行单方面的晋升,助力古板农业的转型升级,终极辅助我们的屯子回复。”
 
 
 
(责编:邢郑、庄红韬)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