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元、240万元、700万元、6000万元、1.5亿元……这些来自企业的新鲜滚烫的数字,有着共同的名字——社保降费。
购买设备、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投入、改善员工福利、吸引留住人才……这笔省下的社保费用,各家企业都花在紧要处,使在刀刃上。
自今年5月1日《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正式实施以来,社保降费已执行5个多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201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减费将超3000亿元。社保降费执行得怎么样?将带来哪些影响?日前,记者赴江苏、陕西两省十家企业进行调研。
虽然企业位于不同地区,规模、类型不同,实际降费金额也有差异,但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社保降费降得精准、规范,降到了实处”。
降费过程繁琐吗?
“啥手续都不办,缴费直接就降了”
9月24日下午,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还像往常一样忙碌有序,社保费用的经办,就由这个部门负责。今年5月1日,全国统一实施降社保方案,但这次对人力部门来说,却十分轻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啥手续都不用办,像往常一样申报缴费基数,系统自动调整参数显示应缴纳社保费用,直接划转就可以了。”
降费过程直接、简单,无需操心,许多企业都有体会。江苏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费是全国统一部署,早在4月中旬就通知全省做好降费准备,5月1日系统所有参数立即调整到位。
新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