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距离贵州务川县城30公里外的沙坝村申家堡一所特殊的学校又开始上课了。村里的这所学校没有气派的校门、宽敞的操场、漂亮的教学楼,而只有两间青瓦房,整个学校里也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所学校是当地小学老师阚南忠为10岁的残疾儿童申晓燕专门建的。申晓燕因患有小儿麻痹症,父母也患有残疾,当地政府部门为申晓燕一家提供低保等生活保障,阚南忠作为帮扶教师于2018年历时三个月建成了这所学校,当年9月申晓燕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8岁的申晓燕
想背新书包去教室读书
2016年秋,阚南忠参加了务川县的教育扶贫,是申小容的辅导教师。一天中午,申小容向学校老师哭诉称自己无法再上学了,家里的父母和妹妹需要照顾。得知情况后,学校老师组织家访到申小容家里发现,一家四口均是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很快,当地镇政府和学校组成帮扶团,六个人轮流为申小容家提供帮助。阚南忠第三次去申小容家里的时候听到了申家姐妹的一番对话:8岁的妹妹申晓燕抱着姐姐申小容哭着说:“我要进城读书,我要像你那样去教室,背上新书包,和小朋友玩。”这一幕触动了阚南忠。
“不想让一个孩子掉队,让申晓燕也能上学。”阚南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这个想法也面临着实际的问题。申晓燕家距离学校有30多公里路,上学路途遥远路况不好。而申晓燕患有小儿麻痹症,身高只有60多厘米,不能正常走路,从小就依靠手扶板凳行走。
当地相关部门曾为申晓燕申请专门的学校,县城里的特殊学校主要针对聋哑、脑瘫儿童,不合适。距离最近的合适学校在遵义市,距家约有200公里需要接送,其家人也有诸多顾虑。
建校
历时三个月建成“一个人的学校”
申晓燕好几次向阚南忠表达过她的愿望:去正规的学校读书。2018年开始,阚南忠决定满足孩子的愿望,他和妻子各自拿出两个月的工资,大概有2万元,请人在申晓燕家的空地上建了两间房子。特意为申晓燕定制了书桌、黑板,院子里还专门设了国旗和旗杆。
学校于2018年5月开始修建,8月份竣工,9月1日准时上课,跟正常学校的开学时间一样的,包括教材、考试都是一样的。申晓燕的学习生涯正式开始了。阚南忠为申晓燕制定了专门的课程表,包括拼音、数学、美术等,周末和节假日为她上课。
得知阚南忠为申晓燕建学校的消息后,务川县副县长和县扶贫办等领导还曾专门到这所“一个人的学校”慰问这对师生。
![](/style/images/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