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于杨) 9月10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15.0%,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3.1%,涨幅比上月扩大15.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
多部门携手 稳生产保供应
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从稳定当前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强化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具体看来,《意见》要求促进生产加快恢复,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动物防疫、环境控制等设施建设。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
11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情况。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除了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加强监测调度和市场预警、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措施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仍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他提到,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督促地方加快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以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增养补栏。支持符合条件的非畜牧大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督促地方落实仔猪、种猪及冷鲜、冷冻猪肉运输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同时大力发展禽肉和水产品等动物蛋白替代品的生产。
为恢复生猪产能,抑制猪肉价格上涨,中央财政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支持措施。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介绍称,财政部出台临时贷款贴息政策。中央财政按不超过2个百分点,对种猪场、规模猪场的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养猪企业扩大规模和缓解资金压力,稳定生猪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