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恒安嘉新成为科创板注册制被否第一家企业备受市场关注。公司经过四轮70多个问题的问询后,虽然通过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的审核,在申请注册时却“卡壳”了。8月30日,证监会对其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注册制试点被否第一单因此诞生。
短短几天,退市方面又有新进展。截至9月4日收盘,*ST印纪以跌停价0.71元/股报收,自8月15日以来连续第15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价格,提前锁定第4家“面值退市”名额。按照0.71元/股的最新收盘价计算,即便在剩下的5个交易日里,该股全部涨停,股价也无法重回1元面值之上。按现行退市规定,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的,公司股票将会被终止上市。
这是两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一方面,恒安嘉新在股市入口处“卡壳”难进;另一方面,*ST印纪倒在股市出口“门槛”上,即将被扫地出门。两个案例“”一进一出”,一个上市、一个退市,却体现出监管部门在股市监管两端同时发力的态度。
其实,监管在两端同时发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恒安嘉新、*ST印纪这两家公司身上。以科创板为例,在恒安嘉新注册被否之前,科创板已经有8家企业的IPO申请被终止。另以退市为例,“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是2018年12月28日起正式退市的,*ST印纪今日提前锁定第四家“面值退市”企业,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仅因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就将达到4家,说明上市公司退市已进入常态化。
上市与退市两端发力,对投资者和股市的健康发展都是一大福音。不论是IPO环节的从严把关,还是退市常态化,都是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比如,在上市环节严格把关,可以将一些有问题的企业或平庸企业及垃圾公司挡在IPO大门之外,以保证上市企业的质量,达到“优胜”的目的。退市常态化,可以将一些问题企业及垃圾公司扫地出门,实现“劣汰”的目的,同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而言,上市与退市两端发力的结果,实现了优胜劣汰,对股市投资环境是一种净化,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