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上市后,各种消息层出不穷。
比如iPhone12的成本被爆出。
日本的调研公司Fomalhaut特意拆解了iPhone12,经过测算,整机物料成本约为373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500元。
基础版的iPhone12和超大杯iPhone12Pro仅30美元。
从售价来看,国行版iPhone12定价6299元,卖出一部iPhone12,苹果的“毛利”接近4000元。iPhone12Pro起售价8499元,“毛利”超4500元。
参考以上数据,苹果手机是妥妥的暴利。
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小米高管在社交媒体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苹果在海外市场算是性价比产品。
拿iPhone12和小米11对比,两者的物料成本在同一水准。
这句话对不对呢?小米11作为骁龙888新机,上市时间比较短,缺少关于该机成本的权威分析。
从表面来看,小米能够拿下骁龙888的首发权,肯定是花了大价钱。
同时,小米11的屏幕素质非常出色,成本不菲。
小米11与iPhone12的物料成本差距大不大呢?
我们可以参考去年的情况,techinsights的分析师称,小米10顶配版的成本和iPhone11ProMax非常接近。
小米10顶配版的物料成本约为440美元,iPhone11ProMax顶配版本物料成本约为490.5美元。
两者物料成本接近,差距只有50美元,确实处于同一水准。
在国内市场,小米10和iPhone11ProMax的实际售价相差8000元(起售价)。
对比来看,小米性价比出色,苹果跟性价比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有小伙伴说,小米高管这番话说错了。
其实,iPhone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利润确实不高,与国内市场不同,苹果在维护欧美手机市场时,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回顾历史数据,苹果销量最大的地区是这些:美洲、欧洲、亚洲(比如日本和中国)。
在这些市场,苹果主要通过运营商来卖手机,国内市场是个例外。
很多朋友应该都买过“合约机”,这种手机是厂商和运营商深度绑定,运营商要分走很大一部分利润。
苹果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曾依赖运营商。比如iPhone4和中国联通合作,使用286元的3G网络套餐两年,即可获赠一部全新iPhone4。
现在呢,中国市场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各大手机厂商百花齐放,通过官方商城、电商平台可以快速入手自己中意的手机。
运营商作为通信基建,仅提供基础网络服务,无法染指手机厂商的硬件利润。
得益于充分竞争,国产手机具有全球范围内最出色的性价比。
从厂商角度来看,国产手机的利润率也是最低的。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只有苹果、三星的利润率高一些。
而国产手机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原本可以横扫手机市场。比如红米、realme(真我)在东南亚、欧洲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
但是,在发达国家市场,国产厂商无法融入,渠道壁垒成为最大的障碍。
国产手机的硬件实力没问题,要想拥有一席之地,国产厂商必须要打破苹果、三星和运营商组建的利润同盟。
国产手机利润率低,没法像苹果、三星那样,给运营商丰厚的利润,所以才无法打开发达国家市场。
在海外市场,运营商通过卖手机赚取巨额利润,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类似于我们的“合约机”,可以提供套餐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讲,苹果在海外市场,确实颇具性价比。
新闻排行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