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2003年开始,无人机逐步取代有人攻击机,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它无疑将会改变未来局部战争的进程,无人机在阿富汗战争中步入了从侦察到作战的历史使命阶段,无人机+隐形化技术将会全面改变现代战争模样,从传统的机械化作战向信息、情报化+无人化战争方向转移,使局部战争形式更大程度地向低成本的数字化战争迈进,无人机的武器也成为无人机从战术支援、侦察的配角,走上了战争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一:中美察打无人机的起源
无人机从50年代开始应用,最初受到技术限制只是作为防空武器的靶机,随着60~70年代雷达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大规模用于侦察,美国早在60~70年代就想过在BQM34A火蜂”无人机上装上导弹,但导航和控制技术还不够完善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越南战争结束后到2000年无人机只承担战术侦察和电子战任务,冷战结束后,数据链和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增加了远距离控制能力,雷达/光电系统小型化也使无人机的设备条件大大提高。冷战后,美军的对手都是游击队。美军开始重视对单个车辆、小群人员这类分散目标的侦察,游击队往往只暴露很短时间,无人侦察机发现目标后再召唤打击容易贻误战机。正是这种实际需要促进了搜索-攻击无人的发展,
美国在1998年就开始武装无人机的研制,“捕食者”机头位置安装的光电转塔内安装有光电/红外(EO/IR)监视系统可对远达8千米的目标进行监视和识别,对运动目标的发现概率为70%,对固定目标的发现概率超过95%。“利用“捕食者”无人机已有技术基础上开发武装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捕食者”开始只装备光学/红外侦察系统,目标识别必须回传到控制中心,为了提高功能范围,技术人员用45天把HH-60H直升机的AAS-44(V)红外侦察/激光测距/跟踪系统综合到“捕食者”系统内,实现了激光照射指示目标的功能。挂载武器也就属于顺理成章的了,从2000年开始,“捕食者”无人机,先后有C波段数据链和IKU波段卫星数据链两种控制方式发射AGM-114C反坦克导弹试验对地攻击,试验不是很成功,AGM-114C发射高度超过610米导弹头就无法稳定跟踪目标了,于是换用可在4000米高度使用的AGM-114K才取得了成功,“捕食者”载荷重量有限,AGM-114重48千克,挂2枚AGM-114K时就要拆除雷达,
所以美军要求无人攻击机有更好飞行性能和更大载荷,于是将“捕食者”尺寸加大和更换功率496kW的TPE-331涡桨发动机,成为MQ-9“死神”无人攻击机,MQ-9“死神”无人攻击机综合飞行性能增加约10%,侦察搜索能力提高30%,点目标攻击效率提高2.79倍。最大飞行速度达到44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增加到370千米/小时,升限也提高到15200米,可同时挂载8~14枚AGM-114K反坦克导弹或混合挂载不大于340千克的战斗机用激光/GPS制导炸弹,打击能力相当于F-16A战斗机的40%,解决了“捕食者”载荷不足的问题,不过投弹高度和航时并无大的改善,不过MQ-9“死神”无人攻击机仍然存在武器威力弱的问题,作战行动中只能勉强够打掉几辆汽车,MQ-9“死神”无人攻击机虽然能够外挂自卫用AIM一9M空-空导弹,目前还没有看到无人机与无人机实施空战的技术被成熟运用,这极有可能是相当困难的,对付空中移动目标,无人机的传感器视场不够大是最大的困难,
中国近年来大大加强了对战斗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的研究,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起源于以色列技术基础上设计的AN206型无人机,随着美国察打无人机武器装备的出现,中国在无人化战场武器的开发领域紧跟美国的步伐。中国的无人机近年来处于大爆发状态,各种型号层出不穷,"翼龙"无人机可以说基本是“捕食者”无人机的翻版,设计思想,基本结构有不少相似之处,规格重量和武器载荷也基本相同,带卫星接收天线的鲸首式整体外形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异,但“翼龙”的活塞发动机性能略低于“捕食者”,使用升限却只有5000米,比“捕食者”低1100米,巡航速度和最大航程相差不大,“捕食者”无人机是美国空军的低成本无人侦察平台,机体设计难度并不大,侦察、通信和控制装置对中国而言也没有多少技术难度,投资成本不高,与捕食者”不同的是“翼龙"是先发展出攻击型,在攻击型基础上承担战术侦察/目标指示任务,“翼龙”的机体通用性很好,外挂武器的数量也能够满足基本需要,能够执行对抗强度不大的攻击任务,
二:武器
“捕食者”配套武器只有AGM-114C和AGM-114K两种反坦克导弹,AGM-114C反坦克导弹必须降低到610米高度以下,在地面步兵防空武器杀伤范围内才能发射,AGM-114K反坦克导弹可提高到了3000米以上,武器配套上不够完善,实际来说美国无人攻击机发展了二十年,至今只有AGM-114K反坦克导弹一种专用武器,“翼龙”使用AKD10反坦克导弹也是为武装直升机配套的,与美国的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非常相似,连重量都是相同的,动力系统也和AGM-114反坦克导弹一样采用的是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激光制导系统可以支持4种激光编码,由无人机的激光作战吊舱实施自主目标照射,可以同时攻击4个目标,气动布局与AGM-114反坦克导弹的一样的无尾式动布局,破甲深度也与AGM-114反坦克导弹的一样的1400毫米,射程也达到7千米以上,电视探测距离10公里、识别距离8公里。热成像探测距离6公里、识别距离5公里。激光照射距离6公里。
保利公司也开发了专供无人机携带的AR-1反坦克导弹,采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重量只有45公斤,长度为1450毫米,翼展380毫米。直径180毫米。弹头重量10公斤,射程为2-8公里,发射角度为正负25度。穿甲破甲能力大于1000毫米,对钢筋混凝土的穿透能力为1200米。可以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工事和低速运动中的轻型装甲目标,不过AKD-10反坦克导弹的缺点也和AGM-114反坦克导弹一样,就是采用了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需要外部照射系统照射,如果无人机激光照射条件不成熟,则需要由地面特工人员、特种部队协助照射目标容易受雨、雪、烟、尘等条件下作用距离受到限制,全天候作战能力不强,而AR1反坦克导弹则拥有2种寻的器,类似波音公司开发的JCM联合共通导弹,一种寻的器使用毫米波雷达、另外一种寻的器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但这两种反坦克导弹块头都太大了太重了,而且对人员杀伤力很有限。
于是中国开始开发无人机专用的各式弹药,从这些弹药的开发方向,可以看出中国使用无人机的作战意图。首先是模仿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捕食者」无人机携带「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对游击队车队的攻击方式,再为无人机开发了大量的武器系统用于价格相对低廉的无人机,主要的特点是各公司集团开发的武器系统自己系列化,包括重量、寻的器;导弹、炸弹结合,弹头多样化。
主要分为无人机炸弹,YZ系列,YL系列,GB25/50系列,FT9WL系列制导炸弹,包括100公斤级别的YL14CS/BBM2型滑翔卫星制导炸弹,YL13制导炸弹,YM8型250公斤级别制导炸弹,YL1010公斤级炸弹,YL15A型25公斤级多用途激光制导炸弹,FT50公斤级系列制导炸弹,YZ100子母弹,YZ激光制导炸弹,GP2A型INS/GPS制导500公斤炸弹,安装了滑翔翼,射程达到80公里,
BA、AG、TL系列是导弹,用于打击轻型装甲兵器,包括16.5公斤级的TL-2空地导弹,25公斤级的「天燕」、「苍狼」空对地制导导弹,TY90空空导弹,大量的无人机机载对地攻击武器从10斤到500公斤各种重量级,制导系统基本上是卫星加上激光、红外成像,配合各种无人机推销,总之几十种型号的无人机武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新闻排行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