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复工被一个简单的二维码牵绊着。
作为个人的健康凭证以及通行证明,在当下疫情特殊时期,它决定了复工人员是否需要隔离以及顺利复工。由于不同地区的健康数据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一省多码、一人持多码、数据更新不及时、持绿码前往异地仍需隔离等现象给不少复工人员造成困扰。
健康码作为新型的数字化防疫措施,背后牵涉千亿数字政务市场,巨头阿里、腾讯也以提供技术支持的身份参与其中,各自争逐宝地。
各地健康码的技术开发、数据库一致,但在实际推广落地过程中,各省份疫情管控情况不一,因地制宜,使得健康码「百码齐放」,给全国健康码的互通互认增加了难题。
撰文|力琴
编辑|四月
「我绿了,终于可以复工了。」
这是一位来自湖北微博网友的心声。
最近湖北提出持外省健康码可在湖北境内亮码通行,且不需多余的资料作为证明。同时,湖北还呼吁多省探索健康码跨省互认,杭州成为首个与湖北健康码互认的城市,这为身处湖北而即将赶为杭州复工的人们提供了便利,湖北人持有绿码回杭州上班可以不隔离。
但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吐槽声主要集中在,除了与湖北建立互认的省份之外,从湖北返回其他省份还需要自行隔离14天。对于已经在一个地方隔离将近两个月的人而言,他们希望尽快打破「隔离」界限,凭健康码通行。但由于各地对疫情的把控不一致,「一码通行」仍需一段时间。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下调了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本应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却让微博网友小旭(化名)苦恼不已。他是湖北随州人,所在的地区早在3月16日就已经划分为低风险市县,他正准备前往贵阳上班,却被告知到达目的地需要自费隔离14天。贵阳所属的贵州已经被列为低风险区域。
全国正在推动各省份健康码互认互通。政策方面本应没有任何障碍,但仍有许多复工人员「卡」在了「重复隔离」的地带。
一
健康码跑遍全国
健康码开发的初衷是为了代替纸质凭证,减少居民交叉感染风险,为复工复产创造有序流动条件和全过程健康管理。这张带有「红黄蓝」三色的动态二维码会随着用户定期提交的健康状况、所处区域的疫情情况发生相应的变化。
小小的二维码背后,牵涉的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需求。当中有国家参与的力量,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有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提供技术支持。
支付宝「健康码」的推出,最早源于杭州市的委托。健康码于2月9日在杭州余杭区率先推出,之后在杭州全市推广,在浙江11地市全部上线。3月4日,由阿里云支持的「健康码」已在全国24省200多座城市落地。
腾讯健康码先于2月9日在深圳上线,随后应用到广州以及整个广东省。3月10日,腾讯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16亿人次,覆盖近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破60亿,成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的健康码。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健康码便已经跑遍大江南北。健康码的推动有赖于各个省份政府以及各地大数据管理局等多方的支持。
阿里在杭州落地健康码的实践当中,有来自各方的推动力量,比如当地的防疫管理局、大数据局、公安局等,以及阿里作为技术提供方的支持。在支付宝平台上的健康码都是由各地政府来主导,基于各地大数据中心,以及用户自己申报,进而用政府制定的算法、规则来运行。
腾讯的推广方式也亦如此。在深圳,腾讯也与当地政府机关合作。在广州,腾讯与广州商务局合作,联合推出针对商场复工复产的健康码,继而演变为面向全广州市民的健康码「穗康码」。
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的健康码在落地形态上相同,都是在腾讯和支付宝找到相应的入口,输入相应的信息、名字等便可生成「健康码」。
通过腾讯和支付宝申请「健康码」填写的内容信息基本相同。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默认了个人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需要用户自主提交当前城市、是否接触过新冠或疑似患者、当前健康状况等信息,最后进行电子承诺,提交即可。信息提交完毕,就可以领取得一张属于自己的「健康码」。
两者推出的健康码在名称上有所不同。腾讯防疫健康码通常以所在省份的简写为命名,例如广州「穗康」、广东「粤康码」、深圳「深i您」、重庆「渝康码」、都属于腾讯防疫健康码系列。阿里巴巴推出的健康码通常以省份命名,例如海南健康码、杭州健康码等。
健康码和支付二维码、微信二维码一样,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不同的是,它扫描后关联的信息是个人健康情况,出入记录等信息。
键康码目前覆盖比较多的应用场景有,复工复产、道路卡口通行以及药店购药。由于各地的疫情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在公共场合已经不使用健康码作为凭证,只需检查体温即可通过。
杭州健康码应用场景
最为重要的应用场景是,企业复产、个人复工场景。企业要主动注册,进行「复工复产申报」,并组织所属企业员工自主领取健康码,并填报「员工返岗登记」,确保上岗人员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企业个人持健康码复工,这一应用解决了疫情期间繁琐的复工通报流程。
在入境人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健康码也发挥了作用,防止境外输入。针对境外人员的健康码使用逻辑与国内健康码极其相似,不过在颜色上稍微有些区分,实行橙、黄、绿三色分类。为此,浙江就已发放超3万多张国际版健康码。
二
巨头推码也受阻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恢复原有社会秩序、复工复产成为当下紧迫的事情。健康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防疫举措,现在亟需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支持复工复产,打破全国化互通互信的障碍。
要实现健康码全国互通互信,前提是在技术开发、标准和数据上要做到统一。
事实上,各地的健康码已经具备了互认共享的基础数据。基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的数据,平台共用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县域疫情风险等级数据库,这样就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统一互认。
在技术层面,阿里和腾讯作为健康码背后的技术开发方,运用了统一的开发标准。早在2月15日,腾讯宣布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推出的「健康码标准」,正式被推荐给各地作为技术标准规范。据了解,腾讯防疫健康码和支付宝「健康码」背后运用的是ElasticSearch系统。ES系统是行业通用的数据库系统,不存在技术难题。
既然健康码底层的技术开发标准以及数据都做到统一化,为何全国健康码统一化难题依然存在?
开发健康码是第一步,推广健康码则是第二步,实际上问题落在了推广层面上。健康码跑遍全国的过程并不顺利。
阿里和腾讯都发力健康码,挖掘数字政务市场背后的想象力以及领域话语权,难免会出现互相牵制的情况。早在3月3日,也就是「健康码」疯狂推广的时间节点,据澎湃新闻报道,多地反馈「健康码」无法在微信端打开。
「健康码」的技术提供方阿里方面核实此事称:「原因是微信全面封杀钉钉的域名,造成浙江等24个省市的健康码在微信端无法正常访问。」阿里钉钉相关技术负责人员表示,已经向微信平台提出申诉,但微信方给的答复却是「不予解封」。
在健康码实现全国统一化之前,在支付宝和腾讯任意平台都可搜索到各省份的不同版本的健康码。日前,支付宝和腾讯均在各自平台上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以此实现健康码全国统一化。
新闻排行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