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山生活网 > 体育 >

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

来源: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2021-05-05 14:08
    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体质,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益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过去我们没有重视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功能。低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中高强度体育运动能够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根据观察,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孩子,普遍比较开朗,更擅长人际交往,更擅长竞争与合作。”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出台,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课程改革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也是这个理念的延伸,是来自教育的整体改革。所以,我们所有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从1999年推行素质教育开始,我们的教育理念已经从面向少数人转向了面向人人。这种转变,使我们的体育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体教结合针对的都是提高层面的人才,现在更多是针对普及层面的人才。”
 
    体育包含健康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学校在开展校园体育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小的困难。“从学校层面来说,健康体育和竞技体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很纠结。只谈竞技体育不行,因为忽略了大多数,我们作为学校,更要关心大多数人的健康问题。但是要从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学校荣誉角度看,体育比赛拿不到冠军也不行。所以作为基层学校来说,我们很想将健康体育和竞技体育区分开,但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学校在开展校园体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其根本还是要完善体育教育的顶层设计。“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一讲到体育,大家的印象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在,在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心目中,依然感觉体育运动只适合于少数人。过去只有两类人重视健康,一个是病人,一个是老人,现在我们普通人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健康,这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还远远不够。我觉得,体育真正的内涵,就是要喜欢体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体育强国不单是体育水平有多高,有多少人参加体育运动,而是有多少人真正喜欢体育,整个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充满体育的氛围。”
 
    体育与学习并非互相排斥
 
    开展校园体育不仅要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更要培养体育文化的“土壤”。在深圳罗湖区校园足球联赛里,我们会要求孩子根据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各个中小学都会有足球拉拉操表演,擅长摄影的孩子可以帮助拍摄比赛,擅长写作的孩子可以参加小记者团、对比赛进行报道。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关心足球,也是扩大体育影响力的一种方法。
 
    深圳翠园中学是足球传统校,足球水平全国闻名。近年来,翠园中学的文化课成绩也直线上升,目前已经跻身深圳十大名高中之列。在校长韩冬青看来,体育和学习并不冲突。
 
    我一直很重视体育,始终认为体育运动是手段,立德树人是根本。翠园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高考前最后一个月,我依然要求他们每周至少要到操场上运动两次,每次一小时。第一,是因为高三学生压力大,需要释放。第二,高考不仅仅是拼脑力,也是拼体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比拼。参加高考对学生是一种历练,是意志品质的锻炼。
 
    “学校有几十个社团,其中体育社团占很大比例,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自己招新。孩子入学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有一些比较小众的项目,学校还会帮他们请教练。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运动,我们都尽力为他们搭建平台。我一直认为,体育蕴含着很多教育价值。我们学校的篮球队、田径队等都是区内冠军,部分队员已经拿到国家健将级运动员证书,升学完全不成问题,这些学生都是从我们学校的社团中走出来的。在体育好的同时,我们学校也出过高考状元。所以,只要处理得当,体育和学习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共同发展。”
 
    家庭体育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基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忽视家庭体育,有的父母则感到茫然。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的则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对此,汪晓赞指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在家庭体育中的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和代入感不强。她表示,家庭教育中体育环境的营造与培养和父母的“示范效应”是家庭体育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由此可见父母在家庭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如果父母双方没有在家庭里起到运动模范带头作用,孩子的活跃度会大幅降低。”
 
    不可否认,与学校体育相比,我国的家庭体育发展是严重不足且有些滞后的,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开展得非常不错,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关注学校的体育,而忽视了家庭体育的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5+2等于0’。也就是五天的学校教育,两天的家庭教育,到最后回到原点。“更多倡导的是发展以学校为主导的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
 
    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家庭体育对孩子的影响必定是终生的,“某种意义上,学校体育是带有强制性的,学校的体育课是有‘强制约束性’的,作为学生必须要上。但是,家庭体育的确需要环境、兴趣以及示范效应才能促成的。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有体育爱好,让他带着孩子去参加体育活动,显然也不现实。”
 
    “在学校体育中,‘教学相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实在家庭体育中,‘教学相长’也同样不可忽视。很多情况下,家长与孩子在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家长的运动能力甚至比不上孩子,长此以往,孩子潜意识里会排斥家庭体育,这是非常不利于家庭体育环境和氛围的培养的。”韩冬青补充道。
 
    家庭体育做得不好,是因为家庭教育就没有做好,“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我们现在要提出一个理念,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家庭体育非常重要,我觉得疫情过后,教育部门应该考虑把家庭体育作业这项形式制度化。去年教育部曾经提出,要在学生‘一增一减一保障’上下功夫。‘一增一减’,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就应该向家庭体育去要。要保障家庭能够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改变‘5+2=0’的情况。让家庭体育也成为一个增量,达到5+2等于7,甚至大于7的效果。”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学校体育提出更高要求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对此,《纲要》的发布对体育各行各业来说振奋人心,会促使教育工作者用心思考。然而,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体育强国应该首先在竞技体育方面有所突破,然后通过用竞技体育的特点和精神引领全民健康,引导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其中也包括青少年。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从运动中领会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值得深思。
 
    现在高中生普遍基础体能太差,和《纲要》中的愿景还有不小的差距。她认为:“现在许多高中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所以如何来引导孩子们加强体能训练,似乎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来看,高中是培养孩子们体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或许孩子们不需要学会更多的运动技能,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将体能训练放在第一位。”
 
    “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不一样,不同的孩子,发展是不同的。《纲要》的颁布,具有现实意义,也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学校方面将体育强国的精神多到实处,一定要从三方面做好高质量发展:首先是青少年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兼顾提高和普及两方面,既有高水平学生竞技层面的提高,也有面向大部分学生的普及性发展;其次就是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三是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喜爱的参与体育的方式,这更容易让学生们对体育产生兴趣。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年份,同时健康也是重要考量。《纲要》的颁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校园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应该将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三方面融合起来,着重培养青少年体育。”当学生体质下降的时候,不能仅追究学校和家庭的问题,各级政府也应当加以反思。所以说青少年的健康应该由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合力来解决,缺一不可。
返回顶部

2010-2019 常山信息港 www.cscatv.com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vvv6666iii@gmail.com